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以“工程科学”思想为指导,瞄准新时期“上天、入地、下海”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将原创性研究与工程科学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以需求建基地,以基地办教育,以教学育人才,以人才促发展”的科教融合新机制,将工程科学学院打造成为优秀学子向往的、工程科学杰出人才和工程技术领军人才辈出的学院。
工程科学学院将着力培养具有工程科学思想的高水平工程科学人才,他们能够提炼和解决空天、海洋、能源、环境、交通等国家战略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并给工程提供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新的技术,引领工程的发展。
工程科学学院各承建单位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众多优秀的工程科学人才,其中包括16位两院院士、3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力学研究所郑哲敏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工程科学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共有岗位教师153人,他们长期承担国科大研究生培养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多门课程获得优秀课程,多名教师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2026年工程科学学院博士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招收“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术型统招博士研究生。春季只招收硕转博学生,秋季招收直博生、“申请-考核”制和硕转博学生。本章程中标示的招生人数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欢迎基础扎实、专业优秀、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士报考工程科学学院。
工学院网址:https://eng.ucas.ac.cn/;
招生咨询邮箱:eng@ucas.ac.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
080103流体力学 |
共10人 |
||||
|
01. |
(全日制)气动热力学、生物运动力学、智能流体力学 |
余永亮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
(全日制)磁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
倪明玖 |
同上 |
||
|
03. |
(全日制)流固耦合动力学、计算力学、智能多场耦合动力学 |
张年梅 |
同上 |
||
|
04. |
(全日制)界面流动、流动控制、微纳流动 |
姚朝晖 |
同上 |
||
|
05. |
(全日制)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动力学 |
王智慧 |
同上 |
||
|
06. |
(全日制)数据与机理驱动的多尺度计算力学、机器学习知识嵌入与知识发现 |
刘扬 |
同上 |
||
|
07. |
(全日制)界面流动与微尺度流动、固液浸润 |
李延深 |
同上 |
||
|
08. |
(全日制)气液两相流、多相湍流 |
周光照 |
同上 |
||
|
09. |
(全日制)湍流机理与数值模拟、湍流控制 |
邓冰清 |
同上 |
||
|
10. |
(全日制)微纳米力学 |
余新刚 |
同上 |
||
|
11. |
(全日制)磁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动力学 |
潘君华 |
同上 |
||
|
12. |
(全日制)高温气体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 |
鲍麟 |
同上 |
||
|
080701工程热物理 |
|||||
|
01. |
(全日制)多相流及传热 |
王增辉 刘捷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
(全日制)超临界流体湍流输运、二氧化碳的利用与封存 |
曹玉会 |
同上 |
||
|
03. |
(全日制)高温反应流在线激光诊断、纳米能源材料高温气相合成 |
任翊华 |
同上 |
||
|
04. |
(全日制)太阳能燃料制取与储能、碳捕集与转化 |
王宏圣 |
同上 |
||
|
05. |
(全日制)微尺度强化传热传质 |
李骥 |
同上 |
||
|
06. |
(全日制)先进热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
张金刚 |
同上 |
||
|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
|||||
|
01. |
(全日制)数字图像处理 |
薛健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
(全日制)图形学与可视化 |
薛健 |
同上 |
||
|
03. |
(全日制)智慧应急 |
姜卉 |
同上 |
||
|
04. |
(全日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生成式大模型、视觉与语言、医疗健康AI |
邵岭 |
同上 |
||
|
05. |
(全日制)科学机器学习 |
刘扬 |
同上 |
||
|
06. |
(全日制)人民网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 |
薛健 刘扬 邵岭 |
同上 |
与人民网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联合培养将按照科研博士进行管理 |
|
二、其他注意事项
1.报考2026年春季博士入学的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应在2025年11月7日前向工程科学学院(玉泉路校区综合楼三层311工程科学学院办公室)提交以下书面材料,并同时整合为一个PDF,命名为“考生姓名+2026春季硕转博材料”同步发送至eng@ucas.ac.cn: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打印并有考生本人签名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信息表;
(2)身份证复印件;
(3)两名教授(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推荐书;
(4)教务部门开具的硕士研究生阶段成绩单;
(5)英语水平证明;
(6)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7)自愿提交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证书等有参考价值的材料等。
2.考试科目及考试大纲请参考后续官网发布的《工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入学考试笔试科目和考试大纲说明》。
3.其他未尽事宜请参考《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咨询电话:010-88258632 马老师
E-mail:eng@ucas.ac.cn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址:www.ucas.ac.cn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admission.u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