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
力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 一级学科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力学学科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和国科大物理学院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指导教师队伍组成,是我国力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本学科发展可向上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早期以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为本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本学科相关研究院所坚持面向国家战略性、前瞻性需求和学科前沿方向,着重开展应用基础和基础创新研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为推动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指导思想下,力学学科以国科大物理学院(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系)为集中平台,力学类相关研究所为依托,整合利用院内丰富的科研资源,加强和完善了力学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体系,现已成为国科大中特色鲜明、实力强大的优势学科。
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力学所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院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2个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伙伴团队。力学所设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科研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其中1人同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目前在岗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人,博士生导师60人(45岁及以下青年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150人。近年来,力学所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项。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已故国际著名岩土力学专家陈宗基院士为研究所的创始人,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建有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单元。现有博士生导师40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级人选6人,1人担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建有工程力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地下空间、高陡边坡、复杂地基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近5年来,荣获38项国家、省部与行业学会科技进步奖,进一步强化了优势学科与应用领域的厚实基础,在岩石力学及其相关领域内,是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单位。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办,是我国渗流力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有包括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在岗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20人,同时,建有流体力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渗流所承担着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专项科研攻关项目,经过多年创新探索,共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5项,逐渐形成了多项特色数值和实验技术,并有效地推广应用到油田现场生产中,成为既有应用基础研究,又有自主技术开发研究的,有特色、有活力的科研机构。
国科大物理学院是在原物理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原物理系是随着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的成立而诞生的。物理学院力学学科有在岗专职教师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杰青”1人,还有在读博士8人,硕士10余人。本专业是国科大内的传统优势学科,现承担国家和部委重大课题多项,所得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国际反响。同时,本学科教师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教学经验,紧密依托力学类相关研究所,承担着中国科学院力学一级学科相关研究所的教学任务。
国科大力学学科以物理学院为平台,利用院所融合特有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了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完善了在集中教学园区完成为期一年的课程教学、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在科研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两段式”培养模式。本学科还坚持“厚基础、宽知识、重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育人为本,促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研究生,展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独特魅力。
力学研究介质运动、变形、流动的宏观、细观乃至微观行为, 揭示力学过程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关于力、运动及其关系的科学。它的主要特点为: ( 1)是一门既经典又现代的基础学科, 它以机理性、定量化地认识自然、生命与工程中的规律为目标,并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内精密科学的典范; ( 2)是工程科学的先导和基础, 为开辟新的工程领域提供概念和理论, 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 是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普适性, 被诸多学科采用;同时力学与这些学科交叉融合, 开拓出一系列新的学科增长点。
20 世纪以来, 力学学科在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的主体架构上, 又与生物、环境、化学、物理等其他领域交叉结合形成了生物力学、物理力学、环境力学等分支。
力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为: 在非线性研究领域内不断有所突破, 更加重视高性能计算、更加重视先进的实验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交叉与融合、力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等。
力学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
第二部分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具有健康的体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重力流体力学、生物力学、物理力学、遥科学中的力学问题、力学测量中的光学技术等。
(二)固体力学:冲击动力学、材料力学行为、复合材料力学、宏细观断裂与疲劳、智能材料与结构、微/纳米力学、计算固体力学、仿生材料力学等。
(三)流体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多相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燃烧与传热传质、微尺度流动、稀薄气体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等。
(四)工程力学:爆炸力学、材料工艺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结构动力学、激光物理及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节理岩体本构关系及工程数值模拟方法、土体的本构关系及工程稳定性分析理论、岩土介质及混凝土结构物波动理论等。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管理。硕士生获得学位所需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导师组可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采取团队培养、个别指导、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研究生。
硕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四、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硕士生申请硕士学位前,须完成不少于30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8学分,即:公共学位课6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系列讲座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
(一)采用旧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武汉岩土所工程力学专业):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硕士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其中,公共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系列讲座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科综合课和讨论课等课程中选修)。
1.公共学位课:英语(4学分)、政治理论课(4学分)
2.专业学位课 :数理方程(3学分)、连续介质力学(2学分)、有限元(3学分)、弹塑性力学(4学分)、渗流力学(3学分)、岩石力学(3学分)、土力学(2.5学分)、土动力学(2学分)。
3.专业选修课:数值分析(3学分)、损伤力学(2学分)、断裂力学(2学分)、张量分析(2.5学分)、应用泛函分析(2学分)、数理统计(3学分)、工程地质(3学分)、爆炸力学(2学分)、岩土物理化学力学(2学分)。
4.公共选修课:文献阅读(1学分)、情报检索(1学分)(由导师根据其专业研究方向自行决定是否选修)。
(二)采用新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力学研究所):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硕士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其中,公共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系列讲座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普及课、专业研讨课。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专业普及课、专业研讨课、科学前沿讲座中选修)。
1.公共学位课:英语A(3学分)、自然辩证法与科研伦理(1学分)、人文系列讲座(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学分)。
2.专业学位课
(1)专业核心课(从中选修3-4门):力学实验原理与技术(4学分)、数学物理中渐近方法(4学分)、连续介质力学(固体、流体,分别4学分)、弹塑性力学(4学分)、有限元方法(3学分)、材料物理(3学分)、高等流体力学(4学分)、计算流体力学(4学分)、量纲分析(4学分)、固体力学导论(4学分)、流体力学导论(4学分)等。
(2)专业普及课(可从专业核心课中选修):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生物力学、应用偏微分
方程与科学计算、张量分析、断裂力学、高等有限元方法、振动与波(3学分)、气体动力学、渗流力学(2学分)、漩涡运动基础(4学分)、高超声速和高温气体动力学、环境力学、磁流体力学、水动力学等。
(3)专业研讨课:在导师指导下,从国科大开设的课程中选修。
3.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从国科大开设的课程中选修。
五、必修环节及要求
硕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等,必修环节的总学分不低于5学分。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等。硕士生开题报告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开题报告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的检查。一般应在硕士生第五学期完成,并提交《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到研究生部备案。
(三)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
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要求及组织形式。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格式, 本一级学科硕士论文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论文选题方向明确, 能接触学科前沿,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论文要有文献综述部分, 对原始文献要重点论述, 并对近期的研究文献给出详细分
析, 指出其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并阐述所开展研究的意义;
3.缩写需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全称, 且全文缩写单独列表给出, 放在文前或参考文献之后;
4.硕士学位论文中涉及自编计算程序的, 需规范整理与说明, 不涉及保密的详细编程流程图或自编程序核心部分应以附录形式出现;
5.专业术语规范, 引文注释合理。
(二)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表明, 作者在本学科领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熟悉所研究的领域并对其学术前沿的研究动态较为了解, 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能提出科学问题, 实验设计合理,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先进, 研究结果有独立见解和学术价值。学位论文应结构紧凑、逻辑严谨、文字流畅和图表规范。
第三部分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二)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重力流体力学、生物力学、物理力学、遥科学中的力学问题、力学测量中的光学技术等。
(二)固体力学:冲击动力学、材料力学行为、复合材料力学、宏细观断裂与疲劳、智能材料与结构、微/纳米力学、计算固体力学、仿生材料力学等。
(三)流体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多相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
等离子体动力学、燃烧与传热传质、微尺度流动、稀薄气体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渗流机理、微生物采油机理等。
(四)工程力学:爆炸力学、材料工艺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结构动力学、激
光物理及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节理岩体本构关系及工程数值模拟方法、土体的本构关系及工程稳定性分析理论、岩土介质及混凝土结构物波动理论等。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博士生按照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等三种招收方式。
博士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博士生获得学位所需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
博士生培养倡导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应成立有相关学科导师参加的指导小组,且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小组、以及答辩委员会组成,应聘请相关学科的联合指导教师,同时要求成员相对稳定。
博士生的学习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4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博士生,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四、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一)采用旧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
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25学分,即:公共学位课9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系列讲座课程和外国语类课程;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6学分。
本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其中,公共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系列讲座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科综合课和讨论课等课程中选修)。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低于7学分,其中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类课程等二门公共学位课3学分,二至三门专业学位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4学分。
1.公共学位课:
(1) 公开招考博士生:英语(2学分)、政治理论(1学分)。
(2) 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英语A(3学分)、英语B(2学分)、自然辩证法与科研伦理(1学分)、人文系列讲座(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学分)。
2.公共选修课:文献阅读(1学分)、情报检索(1学分)(由导师根据其专业研究方向自行决定是否选修)。
3.专业学位课:高等应用数学(2学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学分)、力学综合基础课(2学分)、高等岩土力学(2学分)、计算岩土力学(2学分)、非线性力学(2学分)、损伤断裂力学(2学分)、岩土工程新进展(1学分)、高等流体力学(2学分)、高等渗流力学(2学分)、数值计算方法(2学分)、流体力学导论(2学分)、计算流体力学引论(2学分)、数学物理方程(2学分)、有限元方法(2学分)等。
4.专业选修课:连续介质力学(固体、流体,分别4学分)、量纲分析(4学分)、计算流体力学(4学分)、计算固体力学(4学分)、燃烧与传热传导质(2学分)、微纳米流体力学(2学分)、非饱和土力学(2学分)、实验岩石力学(2学分)、岩石动力学(2学分)、岩石水力学(2学分)、损伤断裂力学(2学分)、智能岩石力学(2学分)、高级人工智能(2学分)、土动力学(2学分)、岩土物理化学力学(2学分)等。
(二) 采用新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主要针对硕博生或直博生)
1.公共学位课:英语A(3学分)、英语B(2学分)、自然辩证法与科研伦理(1学分)、人文系列讲座(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学分)。
2.专业核心课:力学实验原理与技术(4学分)、数学物理中的渐近方法(4学分)、连续介质力学(固体、流体,分别4学分)、 弹塑性力学(4学分)、有限元方法(3学分)、材料物理(3学分)、高等流体力学(4学分)、计算流体力学(4学分)、量纲分析(4学分)、固体力学导论(4学分)、流体力学导论(4学分)等。
3.专业普及课(也可从专业核心课中选学):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生物力学、应用偏微分方程与科学计算、张量分析、断裂力学、高等有限元方法、振动与波(3学分)、气体动力学、渗流力学(2学分)、漩涡运动基础(4学分)、高超声速和高温气体动力学、环境力学、磁流体力学、水动力学等。
4.公共选修课及专业研讨课:在导师指导下,从国科大开设的课程中选修。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经典著作:
1.《固体力学基础》,作者:冯元桢
2.《连续介质力学初级教程》,作者:冯元桢
3.《自然科学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数学》,作者:林家翘
4.《物理力学讲义》,作者:钱学森
5.《弹性理论》,作者: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
6.《Hydrodynamics》(流体力学),作者: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
7.《有限元方法》, 作者:(英)监凯维奇(Zienkiewicz,O.C)
8.《The 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Compressible Fluid Flow》, Ascher H. Shapiro.
9. Soil Behaviour and Critical State Soil Mechanics, David M.Wood.
10. Plasticity Theory, Jacob Lubliner.
11. Fundamentals of Rock Mechanics, Jaeger, Cook, and Zimmerman.
12.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Porous Solids, Olivier Coussy.
(二)英文期刊:
1.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 《Physics of Fluids》
3.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4.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6.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8.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9.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
11.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4.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5.《Acta Mechanica Sinica》
16.《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7.《Theo.& Appl. Mech. Letters》
18.《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19.《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三)中文期刊
1. 《力学学报》
2. 《力学与实践》
3. 《固体力学学报》
4. 《力学进展》
5.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6.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7. 《工程力学》
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9. 《岩土力学》
10. 《应用力学学报》
六、博士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资格考试重点考察博士生是否掌握了坚实和宽广的学科基础和专门知识;是否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否具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资格考试一般应在博士生入学后第二学期(直博生在入学后第四学期)之前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具体的实施细则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七、必修环节及要求
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等,必修环节的总学分不低于5学分。
(一)开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博士生开题报告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开题报告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开题报告考核小组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并以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公开进行。在研究工作过程中,如果论文题目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
(二)中期考核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广泛听取意见。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并提交《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到研究生部备案。
(三)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
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要求及组织形式。
八、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 查阅文献资料, 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 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 完成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的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决定, 但自选题报告通过至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选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应以学术活动方式在相应研究方向范围内公开进行。在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 如果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 应重新做选题报告。
(二)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格式。本一级学科博士论文还必
须符合以下要求:
1.论文选题方向明确, 能接触学科前沿,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 或工程实际意义;
2.论文要有文献综述部分, 对原始文献要重点论述, 并对近期的研究文献给出详细分析, 指出其研究意义、学术价值、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并阐述拟开展研究的学术意义;
3.缩写需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全称, 且全文缩写单独列表给出, 放在文前或参考文献之后;
4.博士论文中涉及自编计算程序的, 需规范整理与说明, 不涉及保密的详细编程流程图或自编程序核心部分应以附录形式出现;
5.专业术语规范, 引文注释合理;
6.博士学位论文的最后一章为总结与展望, 对所做的研究做一系统的总结, 指出理论体系、分析方法、实验技术或研究结果的创新性, 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三)成果创新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 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在本学科领域做出的创新性学术成果, 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并具备了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对于学术研究为主的博士生, 在答辩时的学术成果至少达到可在本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
响的学术期刊发表的水平; 对于学术应用研究为主的博士生, 博士论文中能体现出面向应用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鼓励博士生除学位论文外, 形成有记录的知识产权报告, 如学术期刊论文、专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