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ucas3logo ucas3 w 工程科学学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团结发展新蓝图-20249006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

  • 贾童
  • 日期:2025-11-12
  • 315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2025年11月1日,工程科学学院20249006团支部,于玉泉路校区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团结发展新蓝图”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班级党员及团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团支部书记穆宪威主持会议。

  一、主题意义:锚定青春航向,凝聚团结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作为新时代研究生,肩负科研创新与民族进步使命,需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强化责任担当,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旨在引导研究生将个人科研与民族需求结合,以青春之力筑牢团结根基。

  二、本质内涵学习

  (一)历史认知:铸牢 “多元一体” 的思想根基

  从思想层面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是对 “多元一体” 文明脉络的深刻认同。先秦 “诸夏一体” 的文化共识、秦汉 “大一统” 的疆域理念、隋唐 “胡汉一家” 的包容思想,再到元明清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命运联结。对研究生而言,要树立 “整体史观”,认识到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共同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为共同体意识奠定历史思想基础。

  (二)价值认同:坚定 “五个认同” 的思想内核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在思想上坚定 “五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思想角度,这要求研究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精神纽带,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唯有将 “五个认同” 内化于心,才能在思想上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

  (三)责任共识:树立 “同心共担” 的思想自觉

  从思想层面,共同体意识还体现为 “同心共担” 的责任共识。无论是脱贫攻坚中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还是疫情防控中各民族互帮互助,都彰显了 “共担风雨、共享荣光” 的思想内核。对研究生而言,需在思想上明确:民族地区发展、国家安全稳定,与个人学术研究、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要主动将 “个人理想” 融入 “民族复兴”,形成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的思想自觉。

  三、践行路径: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在思想认知基础上,研究生可通过 “文化互鉴” 增进情感认同,如参与民族文化沙龙、制作民族团结主题新媒体作品;通过 “实践服务” 践行责任,如结对帮扶、参与民族地区支教,将思想上的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