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ucas3logo ucas3 w 工程科学学院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 申筛成
  • 日期:2019-04-28
  • 3074

赵忠贤院士曾经谈到过:“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治学、修身,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通过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他们科技报国的价值与追求。

在中国科学院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将自己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国家的需求相结合,使国家以及工程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那些科学家中,钱学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5年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并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的学生,在他29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突破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使我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此外,他的一些个人作品《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等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开辟了新天地。爱国、奉献、治学、修身这四个词与钱学森的形象十分吻合,我们共产党员也应该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时刻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

我们身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个和平、发展的年代,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灾害,不需要我们奔赴沙场,但我们仍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做所谓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奉献精神。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科技报国应该开始我们毕生的追求。当然,通过自己的所学、所为,推进某一领域的发展,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爱国、贡献的一种途径。但是,单单有爱国之情、奉献之心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爱国、奉献的能力。近几个月来,被爆出的科研不端行为有很多,某些博士论文抄袭、教授论文作假,对我国的科研环境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在这一紧要关头,我们要杜绝科研不端行为在自己身上发生,以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谨治学为榜样,端正自己的科研态度、规范自己的科研行为,做一名实事求是的科研人员、共产党人。

在一次课上,老师曾总结:在压力山大、节奏飞快、诱惑众多、浮躁成风、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对很多人来说,要想摆放一张安静的书桌、保持一种求知若渴的定力,似乎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真正的读书人、做学问者,是把读书、求学问当做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人生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追求向往,就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经得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煎熬,找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达到“只缘身在最高层”、“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其实就是“板凳要坐十年冷”“业不惊人是不休”的功力。虽说这是老师的一己之见,但它与老一辈的科研精神亦相通,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