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ucas3logo ucas3 w 工程科学学院

走在科研路上 ——记采访研二学长于嘉豪

  • 梁重阳
  • 日期:2023-06-01
  • 1856

    在第五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学术论坛中,隶属于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研二学长于嘉豪获得了交叉力学组的一等奖。他研究的是关于近岸偏工程项目的问题,着重研究近海或者中等水深距离波浪对海床的影响,在海洋工程领域top期刊Ocean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高质量论文Response spectra for transient pore-pressure in a sandy seabed under random waves: Frequency-filtering effect,展现了他卓越的研究成果。

6.1 于

    从确定研究方向到发表论文,于嘉豪学长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讲述他的科研经历以及发表论文经历时,于嘉豪学长提到,他的论文选题是从导师给的三个题目中选出的。“关于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方向,我认为关键是确定导师和大方向,小方向可以慢慢细分,”他说。在科研过程中,他会给自己定好一定的计划:“我不是按部就班的人,但会想好这几天要做什么,这个月要做什么。比如前段时间做实验,我就规定自己要在一个月内做完。对于简单的东西,我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就短;对于难的、新的东西,我就给自己放宽时间限制,用这些时间多看看别人的现有成果,整理现有的实验数据。”当谈到获得研究生论坛一等奖的感受时,他说:“发表论文是对我自己能力的一个证明。但论坛的大家拿出的研究成果都很精彩,我获奖只是因为运气好。”

    “在研究过程中,也要多和导师交流。导师做了很多年的科研工作,他的物理直觉会有很大帮助,”于嘉豪如是说道,“刚踏入科研生涯时需要有人帮你指路,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很难自己走出一条路来。”他认为,大方向需要导师帮忙指出,细节需要和师兄师姐商量,不能闭门造车,要互帮互助。而喜欢与导师、师兄师姐交流,正是促进于嘉豪做出优秀科研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关键之一。另外,于嘉豪学长也提到,在做科研时,如果不是有特别紧急的发表论文的需求,不建议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做研究。“太有目的性的时候会没办法静下心想一些事情,反而会忽略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6.1于2

    在谈到为何选择在国科大读研时,于嘉豪学长说:“虽然我参加过国科大的访学项目,但当时正值疫情肆虐,再加上一些别的考量,我没有选择去国外读研。而留在国内读研,选择国科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像六岁就要上小学一样。我读本科时和别的大学的朋友交流过,觉得国科大的科教融合是中国做的最好的,这是我选择继续在国科大深造的原因之一。”他也提到,研究生生活和本科生活还是很不一样的,几乎不上课了,也几乎没有同龄人,没有班级的概念,像是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样,会淡化同龄人的概念。但他研究之余会约朋友一同打球、逛公园,“科研工作本身也许是有些枯燥的,但科研生活可以很快乐很精彩。”

    他也给了还在读本科的学弟学妹们很多建议。“学校每年会安排大家和导师联系,但自己也要主动联系,”他说,“如果没有确定好研究方向,也可以联系老师们,多参观参观实验室。我个人的研究方向就是在参观实验室后定下的。” 选择专业和研究方向时,要同时从个人兴趣、适合程度、难易程度三个方面衡量。他也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迷茫阶段和解决迷茫的方法:“大一到大二上时,我成绩不太好,有些东西学不懂,没有什么学习的动力和激情。直到上了赵亚溥老师的专业课,我重新激起了学习的激情和信心。后来我也坦然了,觉得不是什么都要学明白。想要度过迷茫阶段,需要找到一个点带动自己。”

6.1于3

    于嘉豪学长也为学弟学妹们留了寄语:“你们来到这所大学,就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做的每件事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突破,要有信心和信念,所以努力向前吧。”

    近期,于嘉豪在帮助他的师兄做实验。在未来,他也倾向于继续投身科研事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为祖国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文:2022级本科生陈昕卉